客家人重血脉、讲亲情,过年家家户户除了团圆相聚走亲戚,在正月初五之后还要祭祖,这是春节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在外拼搏创业的游子要祭祖之后才会回到工作岗位继续打拼。正月初五,我随老家堂兄弟一同翻山越岭去祭拜阙氏祖先。

堂哥们发现了野生木耳,一起采了拿回去当晚餐
“融会山川秀气,台含宇宙精华”。老家位于龙岩市永定区堂堡乡赛智村,正月初五当天,去祭拜的是融台公,他是赛智村坎子上、下组开基的始祖,葬在朱罗村的石溜泉。

堂兄他们在前面开路
“融台公虽是农民,他的画像却是拿着扇子,颇像书生,”父亲告诉我融台公懂地理、知谦让,是我们后辈学习的榜样。石溜泉山清水秀,却是路途遥远。
摩托车在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突突地跑了半个多小时候之后,我们走到了水泥公路的尽头。堂兄阙兴旺告诉我,从这里开始就要步行了。如今农村老百姓的生活已经蒸蒸日上,很多人已经离开了农村,即便是住在农村的乡民也不再需要砍柴烧饭,因此,这路虽然还在却是杂草重生,行走起来比较吃力。堂兄弟们照顾我是一个女孩子让我走在后边,他们拿着镰刀走在前面,遇到比较茂密的杂草,他们开路。

清泉石上流
“这山泉水比矿泉水还好喝,真是清爽”,在大山里走了30分钟之后,我们来到了一处山泉边,大家在这里休息随手拘一捧山泉水,清冽甘甜,堂兄阙兴旺说这是要祭祖才有的福利。
“说是来祭祖,其实像是来出游,这里的负氧离子该爆棚了,不知道融台公怎么找到这么好的山水佳境,”堂兄阙兴文说。我听父辈讲,这处佳境其实是融台公放牛之时偶然遇见。

墓地杂草丛生,大家一起清扫
短暂休憩之后,我随堂兄弟们再次启程,在崇山峻岭间再步行20分钟之后,我们终于来到了墓地。一年未祭,墓地里杂草丛生,大家割草的割草,清扫的清扫,一起动手十分钟不到就将墓地打扫的干净利落。之后,大家又一齐将带来祭品摆好,一起烧香祈福,最后烧纸放鞭炮。近年来倡导文明祭祀,在程序上长辈们也是力求节俭、不铺张、不浪费。
凝聚亲情、追思先祖、不忘根本,这是客家人祭祖的缘由,也是同宗血脉的精神归依之所。不过,与其他地区的风俗不一样,老家祭祖主要是在春节期间。
“春节大家不论离家多远都会回来,这个时候祭祖家家有人在,更热闹,同时,祖先的墓地较远,春节期间天气比较好,也比较适合祭祖。”堂兄阙兴茂2016年添了丁,按照老家的规矩,今年祭祖他家领队,初五当天就是他带领大家祭祖。而每年祭祖,其实不论谁领队,大家有空都会去,远的地方年轻人去,近的地方老幼去,这已经是不成文的规定。

家族盛宴在回忆、追述、攀谈中拉开序幕
祭祖归来,在老家门口的大坪里几张大桌支起来,同族宗亲又一起动手洗菜、做饭,一场家族盛宴在回忆、追述、攀谈中拉开序幕。晚宴之后,锣鼓锵锵,浓浓的年味在古老的山村渐渐弥漫开来。
祭祖每年都在进行,虽然每年去的人不一定相同,但其实不论去的是谁,也不论这些人将来去了哪里,他们都不会忘记祖辈的风范,而他们这份认祖归宗、孝亲敬祖的乡土情感、文明家风也将一直传承下去、延续下去。(阙小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