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龙岩频道> 社会> 正文

龙岩的“谢姑婆”习俗

www.fjsen.com 2016-02-01 10:33:43 林永川 来源:闽西新闻网  我来说两句


图为“谢姑婆”礼品摆满床铺。

□ 林永川 文/图

民俗,即民间长期形成的风尚习惯。“谢姑婆”是龙岩新罗区民间形成的为子女举办成人仪式的风尚习惯。

据介绍,旧时,当女儿15虚岁、男子16虚岁时,父母就要为他们操办“谢姑婆”仪式。这仪式,一是有感恩之意。通常儿女出生时,姑母、姑婆很关心,常会来家帮忙料理,也很疼爱侄儿、侄女,母亲和姑母同心呵护儿女于襁褓之中。因此,“谢姑婆”是泛指追诉感谢、感恩、敬拜姑婆、祖姑婆、曾祖姑婆、高祖姑婆等历代祖姑婆,并延伸至敬拜妈祖,因为龙岩方言称妈祖为姑婆。二是有尊重、敬爱长辈的教诲之意。举行“谢姑婆”仪式后,儿女们从此都要自律,担承责任,脱掉孩童稚气,要像大人一样,读好书、做好事。

“谢姑婆”仪式是在儿女的房间进行的。在其眠床上摆放着自家与外婆馈赠的各种寓意吉祥如意的物品。如寓意兴旺发达的冬笋、芋种、花生、藕片、竹根、榕树根;也有寓意和好圆美的百合、龙眼、莲子、糖果、咸菜尾(好头好尾);还有寓意精明强韧的章鱼、牛筋、猪脚节(脚勤腿快)、尺子(明白分寸)、猪肠湿粉(深肠好肚、宽宏大量);更有寓意美貌清秀的花束、花粉、红丸子、红纸、小手镜、新衣服、围身裙等女子梳妆打扮用品;再有寓意添丁添福的青丁(晒干的条状柚子皮)、乌豆、红柑、油灯(茅草芯在油中点火的)。这些象征物品,若是男儿“谢姑婆”,则放置在盛有大米的缸心(陶器)上;若是女儿“谢姑婆”,则放置在盛有大米的钵筒(陶器)上。两种不同盛器,以示男、女之别,盛器寓花钵,大米寓泥土,象征物品如种在花钵中,茁壮成长。

责任编辑:李凌生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