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古祠寻根情——寻访上杭县稔田镇官田村
www.fjsen.com 2015-06-23 09:38:13 来源:闽西日报 我来说两句
除了正大门,祠堂还有四座孔门,两方两圆一字排开,有疏通人流的功用,有广纳五洲子孙、宾客之意。迈入正大门,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厅左右墙壁上“忠孝、廉节”四个刚劲有力的大字,相传是南宋宰相文天祥的遗墨,以此 作为李氏家训,旨在教育子孙后代,不管为官为民都要廉洁奉公、忠孝仁爱。中厅的屏风上刻有《李氏火德翁传》,记载着在艰苦岁月里客家先民勤劳简朴、忠厚善良、奋斗不息的历史写照。正厅中央墙上安有神牌,神牌前安放了火德公石像,上空悬挂着“叙堂”三个大字。祠内11对大圆石柱柱柱有联。 正厅内的香火终年不熄。笔者虽未参加过春分时节的庙会,但听人介绍这里人头攒动,摩肩接踵,他们双手捧着香烛敬供火德公的场景,不禁感叹先人的精神流传之深远。气势恢宏的宗祠博得了国内外许多名人学者、专家的称赞。继2013年经国务院核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又晋升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现在交通方便了,终年都有人过来观光祭祖,近几年来自海内外寻根谒祖的宗亲已达30万人次。现在我们将宗祠保护起来,建设为旅游景区,是希望依托姓氏文化搭建的良好平台,把李氏大宗祠办成对外开放的窗口,联系台湾人民的纽带,旅游观光的景点和联结四海的桥梁,成为中国南方宗祠的典范。”该村书记李燕清说。 除了李氏大宗祠外,在官田,还有几处尚存下来的古民居建筑群——福星楼、迪吉楼、状元楼,这里哺育出了全国高考状元、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丘维声。 寻访手记 李氏大宗祠承载着一千多万火德公后裔的心灵寄托。那些挂上墙和没挂上墙的,数不清的牌匾就是最好的证明。李氏大宗祠蕴藏着一种巨大的民族精神,其根文化和宗亲民俗文化承载着多少裔孙根植于骨髓的寻根情!我们被宗祠的“根文化”所深深吸引。 水无源不流,树无根不生。根是中国人赖以生存的基础,是构建中国文化的最基本的要素,是我们存在这个世界的最直接的证明,根文化渗透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里。作为后人,我们更应把类似于宗祠、家庙等建筑载体保护好,传承好。 (闽西日报记者 傅晓君 张梓睿 通讯员 池威 文/图)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