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新区整车制造工厂
东南网4月10日龙岩讯(本网记者 李凌生)2月5日,经国务院批准,龙岩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升为“国家级高新区”,定名为“龙岩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据了解,目前龙岩共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9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345亿元。作为龙岩首个,福建省第6个国家级高新区,龙岩高新区的发展得到了国家、省、市的大力支持。龙岩高新区成功升为国家级有什么现实背景和有利条件?升级后的高新区会有哪些变化,对龙岩市的经济又将产生什么影响?
近日,记者带着这些问题,实地走访了高新区管委会,并对管委会副主任邓以昌进行了专访。
在龙岩设立高新区有三个有利条件
邓以昌认为高新区成功升级与大环境分不开:2014年3月,国家发改委印发闽粤赣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将龙岩市全境纳入规划范围;2014年10月,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古田召开,龙岩发展受到中央更多关注;2015年3月,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一带一路的愿景与行动”,福建被定为“海丝”核心区,龙岩腹地支撑作用意义明显。一系列国家决策和部署,给龙岩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此外,邓以昌分析,高新区发展本身也具有三方面的有利条件。
“梅坎铁路在这个地方设了两个货运站,一个客运站”,首先在交通运输方面,跨省的梅坎铁路与将来的南三龙铁路都要经过这里。同时,此地还是厦蓉高速、双永高速两条高速必经之地,“一个区里有4个高速出口是非常难得的”。而且“一条快速通道年底要通车,产业园区和中心城市通过快速通道连接起来,双向八车道,这个一通起来,整个南部就四通八达”。
发展空间方面,“高陂有两万亩地,坎市有一万五千亩地,培丰一万八千亩地,红坊和东肖有一万多亩地,加起来这个地方有六万亩的净地可供开发”。
此外,“这个地方基础条件比较好”,邓以昌说,除了双向快车道,还在高陂范围内建了八千套的安置房“今年年底全部封顶”,这里还有小学、中学和医院,“坎市医院是全省唯一设在乡镇的三甲医院”,配套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则人气就容易旺起来。
 已经下线的军用指挥车
“军民融合”、“部省共建”带来新机遇
“过完年以后,十大军工集团一家不落地到新区来考察”,邓以昌说,龙岩市已经把高新区确定为军民融合的核心区,“就是军工企业要支持龙岩发展,项目全部要落到这边,专业术语叫‘军民融合’”,通过发展军工企业支持地方发展。他告诉记者,目前“枭龙军用指挥车已经在这里组装生产”。
邓以昌还透露,“省科技厅正在帮我们推动,希望能够让科技部和福建省共建这个高新区”,这在全国来讲是唯一的。他相信,如果部省共建获得批复,又将给高新区乃至龙岩发展带来无穷的机遇。
 高新区电商运营中心已经投入运营
愿景:做强高新区 打造新龙岩
“从产值、经济总量、科技创新能力、发展方式各个方面来说,我们的高新区目前在全国都是比较差的”,邓以昌对高新区的现状有着清醒的认识,他认为刚刚升级的高新区与全国其他高新区有着明显的差距。不过,基于外部机遇和龙岩市政府的大力支持,邓以昌对高新区的未来充满信心。
另据介绍,高新区在2014年设立了科技银行,通过对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及科技型企业单设信贷指标、降低担保门槛、实施财政贴息等措施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提供财力保障。
邓以昌说,市里还确定把物流中心放在高新区来建设,这给电商产业发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条件,有利于打造新业态的商业中心。
“现在这个地方是我们市里四大产业的平台”,邓以昌介绍,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汽车、环保装备、建筑新材料产业在高新区的发展已经颇具规模,而智能电网产业也正在启动。
邓以昌相信,通过这种机制体制的搞活、集中财力、要素和产业集聚,“这个地方应该是龙岩全市发展的核心”,而市里一系列创新举措也体现了集中精力做强国家高新区、打造新龙岩的决心。
关于升级之后高新区的变化,邓以昌则用三句话进行了描述:“第一个,发展方式上从投资拉动转向创新驱动;第二个,通过资源的整合,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一种氛围;第三个,通过四大产业的发展,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快速形成对龙岩发展具有引领意义的产业集群。”
 莲花安置小区
 枭龙军用指挥车
 特警专用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