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龙岩频道> 社会> 正文

岩城业主频遭电话推销 疑开发商泄漏个人资料

www.fjsen.com 2014-09-16 08:48:33 张梓睿 来源:闽西新闻网  我来说两句

近段时间,市民张先生经常会接到很多电话,电话内容基本是以下几种:联系装修、卖家装材料、推销洁具、经营厨房设备,甚至还有家电经销商打来的,这些电话给他带来不小的烦恼。这些人员是如何知道业主的电话,究竟从哪里知道业主买房信息的?这是否对业主权益构成损害?9月9日至10日,记者采访了一些业主、业内人士和律师等。

业主怀疑:开发商方面泄漏资料

在此之前,张先生刚买了新房,可房子没交房,钥匙没拿到,就有这么多的相关业者打电话来延揽生意,使得张先生不堪其扰,而在这样的现象中,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这些业主是怎么知道张先生电话的呢?

“如果这些做生意的是用‘广撒网’的方式找到我的,那是很正常的一种延揽生意的方法,无可厚非。”张先生说,“但是他们上来就叫‘张先生’,甚至能够知道我买的房子的户型,直接就叫我去他们公司看设计图纸,对此我就感觉很震惊,他们是怎么知道这些消息的?我的个人信息是怎么泄漏的?”

张先生表示,他也问过这些打来电话的人是怎么知道他的个人信息的,但是对方不是闪烁其词,就是支支吾吾,根本不给他正面回应。“后来我自己想了想,觉得是开发商方面泄露了我的资料,询问开发商时,其表示公司绝不会做这种事。但不排除公司员工私底下出售客户资料牟利。”

业内人士:私售客户信息已成“潜规则”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置业顾问A告诉记者,私售客户信息现象很普遍,已经成为了一个“潜规则”。“购买购房者客户信息的主要是一些装修设计、建材、卫浴等公司、商家,近期还有家庭用品的经销商也参与购买,购买的价格一般在几元到几十元不等。虽然每个开发商对私售客户信息都明令禁止,但是利益驱使下,还是会有一些置业顾问做这个生意。”

“不要看不起这几元、几十元的,虽然价格不高,但每个置业顾问手中掌握的客户数量都不是小数,少则几十,多则上百,这样一算,出售一次,置业顾问就能获得不小的收益,所以才会有人冒着被开除的风险来做这种事。”A告诉记者。

A还表示,不仅是置业顾问会私售客户信息,购房者在购房过程中许多环节都需要提供自己的个人信息,例如向银行申请按揭贷款,购房者就需要向银行提供自己的房号、电话、住址等,燃气、有线电视安装等也需要向相关公司提供个人信息,所以可能泄漏购房者个人信息的对象并不仅限于房地产开发商。

律师表示:买卖个人信息侵犯公民合法权益

就私售客户信息一事,记者咨询了律师张三(化名),他表示,经营者对于消费者的姓名、电话号码、居住地址等信息负有保密义务,未经本人或者其代理人同意,不得向他人泄露或者不正当使用。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中有明确规定:

“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将本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上述信息,情节严重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张三认为,私售客户信息会导致客户遭受装修公司、建材公司等相关业者的业务员不厌其烦的推销业务的骚扰,影响客户正常的工作与生活。如果市民发现个人信息可能被非法买卖,可以及时报案,由公安机关进行调查。(闽西日报记者 张梓睿)

责任编辑:苏琳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