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城区“房闹”多发 业内:应理性看待房价涨跌
www.fjsen.com 2014-07-28 09:10:02 来源:闽西新闻网 我来说两句
“房价涨跌是市场规律,只能怪我自己对形势判断不准。”兰先生在东南亚一国家打工,4月份他拿着几年的积蓄购买了位于东山版块某楼盘的一套房。没想到才过了一段时间,这楼盘降价促销,直降2000元,几天之间他就损失了近20万元。 虽然有些怨言,但他没有参与不理性维权的行为,只是责怪自己没有看准时机。与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部分已购房业主采取了过激行为对售楼部沙盘楼盘模型、样板房及会所内的物品进行打砸。 因为严重影响了社会治安秩序,现场挑头闹事的人被警方带离了现场,并因涉嫌聚众扰乱社会秩序被刑事拘留,可谓是得不偿失。 房子是商品,涨跌受市场规律调控 “从感情上讲,对于动辄接近百万的商品房来说,不到几天的时间内,房子损失就在二十几万元,如此短的时间,二十几万打了水漂,实在让人难以接受。”兰先生说出了他的心里话,对其他的购房者也感同身受,“已购房者面对如此巨额损失,出现不平衡的心理也正常。” “然而,现在毕竟是市场经济时代,商品房也是一种商品,从本质上讲,它和市场上常见的商品并没有什么不同,在价格上一样有涨有跌,市场中从来都没有只涨不跌的商品,退一步想,如果房价下跌已购房者要找开发商弥补损失的话,那么房价上涨,购房者是否要和开发商分享上涨利润?” 他的想法得到了福建天衡联合(龙岩)律师事务所郭海天律师的赞同。“开发商降价的行为,属于正常的市场风险范畴,相应的后果,应当由交易双方自行承担——开发商提价时,已购房产的业主,包括我在内,哪位不是沾沾自喜呢?” 对于“降价”就“房闹”的现象,市住建局相关工作人员认为,由于历史的原因,住房更多的被社会强调他的社会属性,而其商品属性往往看得更轻,很多购房者只认涨不认跌,是一种很不正常的社会心态。 |
责任编辑:苏琳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