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汤、养生,更有代购“朋友圈”变味你准备逃离吗
www.fjsen.com 2014-05-01 10:41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吐槽2 老板、客户攻陷“朋友圈”,点赞成负担 在龙岩的李先生看来,代购什么的都可以忽略,但是让他受不了的是,朋友圈不再是小圈子,随着用户的疯狂增长,同事、老板还有客户,通过QQ、手机号码将躲在看似私密的朋友圈里的李先生找到,这让他颇感无处藏身。“原来的圈子里,大多是好朋友,私密还轻松。”李先生说,原来他的好友才30多人,玩得带劲,现在300多的联系人,绝大多数是工作关系,用得不自在,“极品客户看着你的动态,每回碰上还扯上你,跟你交流,别提多难受”。 而自从领导加入朋友圈后,年轻小伙小张更郁闷了,点赞都成了负担。“领导发的状态,不知道怎么回复,但是不回复,也不太对劲,特别是看到别的同事回复了,自己也只得硬着头皮,点个赞。” 朋友圈的私密感,就这样被打破了,这让小张又爱又恨又纠结。 吐槽3 时间、效率被“朋友圈”攻陷,生活工作乱了 龙岩做财务的林小姐,和小张一样纠结。自从玩起“朋友圈”,她的生活习惯变了太多。虽然广告充斥着屏幕,但是对于好友的动态,她仍然渴求,刷微信已经成瘾。她也乐此不疲,更新着动态,买了新衣服,看了新美景,就连感冒打吊瓶,也要分享一下,她说,“刷存在感”。 她原以为,刷刷朋友圈,不过是用来填补生活空缺,让自己放松,没想到,这个魔力十足的软件,彻底打破了她规律的生活,甚至影响了工作。 做个财务报表,她中途多次停下,翻看手机,大大影响了效率。原本22点准时睡觉的她,常常刷朋友圈,刷到23点多,休息的节奏也被打乱,“痘痘都冒出了好几颗”。有了“朋友圈”,她出外结交的新朋友也少了很多,如今还是剩女,让家人颇为担心。 专家支招 回归真实“朋友圈” 上述的李先生担心,在信息泛滥、技术发达的年代,不少人沦为了低头族,而微信朋友圈的出现和变化,更是加重了人们的心理负重,这如何是好? 美国纽约大学教授洛西科夫曾经这样总结:“不论手机为何而响,都没有此刻与他人的眼神交流重要。” 著名的心理专家王永红也建议,朋友圈的拥趸们,应回归现实的“朋友圈”,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让生活丰富多彩起来。 她认为,微信只是一个平台,应该只是调味品,是人际交流的一种补充,只是为了方便交流,不应过度依赖朋友圈,生活中有太多比刷朋友圈更重要的事,真实的面对面的情感沟通,才更加真实。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4-13]微信朋友圈能“算命” 当心个人信息被盗
- [ 04-08]朋友圈成生意圈,微信买卖亟待监管
- [ 03-06]朋友圈有开淘宝的朋友,你懂得
- [ 09-15]盘点微信朋友圈中最该被踢出的9种人 自恋狂居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