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龙岩频道> 社会> 正文

敬老院里的八旬“雷锋” 捡十年废品捐万元助公益

www.fjsen.com 2014-03-07 07:56  卢婷婷 康泽辉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3月7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卢婷婷 康泽辉 通讯员 刘玮 文/图)他年近80岁,住在漳平市双洋镇敬老院。

他不愁吃穿,却坚持捡拾废品,十年省吃俭用攒下1万多元。

他捐了这1万多元,资助镇上的公益事业。

这些,是“五保户”陈礼东的标签。

这个月,是学雷锋活动月。陈礼东就如“雷锋”一样勤俭,如“雷锋”般乐于助人。

为公益捡十年废品的“雷锋”

凌晨,天刚蒙蒙亮,陈礼东就出门了。他皮肤黝黑,身材瘦小,虽已满头银发,却是步伐矫健。

他的手里,提着一只与他的身形不符的巨大麻袋,麻袋里,装着他沿路捡来的各种废纸、瓶瓶罐罐。

虽是春天,气温却还不高,陈礼东的脚上,只穿着薄薄的袜子和有些偏长的灰色拖鞋。

早饭过后去一次、午饭过后再去一次,每天如此。一晃,陈礼东捡拾废品已经有十个年头。

陈礼东无儿无女,是镇里的“五保户”。每个月,他都能收到政府的补贴,住在养老院里吃穿不愁。

对他来说,日常花销只有一项:捐款。他把捡拾废品卖的钱,连同政府给的补贴,都攒起来,资助公益事业。

   做好事不留名的“雷锋”

  3月4日那天,陈礼东又一次来到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麟山塔和烈士陵园修缮理事会找到赖荣灶会长,他要捐款。

这次,他捐了3000元,像前几次一样,陈礼东还是不愿留下名字,会长在捐款名单上,郑重写下“无名氏”。

负责捐款项目的邓先生说,此前青云桥捐款,陈礼东分两次捐了5300元,但只在300元那次留了自己的名字,“他并不是要留名,而是对公益事业重视,是一种很无私的表现”。

尽管每次捐完钱后,陈礼东全身上下连10元钱都凑不齐,但从他眼里,却从没有出现丝毫犹豫。

据了解,麟山塔和烈士陵园每一次修缮,陈礼东都踊跃捐款,三次捐出7100元。自2010年以来,他陆续捐献孔庙、公厕、太平桥等公益事业共计14000多元。

陈礼东捐款的事,很快在双洋镇传开。当地群众也积极加入捐款的行列,正在修缮中的烈士陵园、青云桥已陆续收到30多万元捐助。

住在敬老院里的“雷锋”

陈礼东的“家”,在双洋镇敬老院,一间十几平方米的房间里只有简单的家具和生活用品,拥挤的小阳台上几袋杂物非常显眼。

不抽烟、不喝酒,陈礼东的生活十分简单:除了捡拾废品,就是读书看报。虽说只有小学毕业,陈礼东却练了一手好字,房间墙上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就是他自己写的。“我自己以前是很苦的人”,陈礼东说,自己没有家人,却不觉得无依无靠,“这都是国家政府对我的照顾”。

有了一个“家”,陈礼东就希望能“做一点点好事”:没有事情可以去街上跑一跑,捡一捡东西,钱用不完可以拿出去捐款,贡献给社会。

认识陈礼东的人,被他传递的“正能量”感动。双洋镇副镇长黄香妹说:“他本身是五保户,得到社会和政府对他的关爱,没想到他用自己的这种做法来回报社会。我们社会正在倡导这种正能量,他的善举值得我们学习和弘扬。”

鲜花献给“收发室大爷”

东南网3月7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康泽辉 通讯员黄李荣)在长汀学子心中,有位和蔼可亲的“收发室大爷”。他叫赖仰周,是全国道德模范。

昨日上午,长汀县实验小学少先队员手捧鲜花来到赖仰周老人的家里,祝福老人身体健康、生活愉快。

83岁的赖仰周,是长汀一中的退休教工。20多年来,他走遍200多个乡村,筹资3000多万元,资助2000多名贫困生。

如今,年过八旬的赖仰周感觉越来越走不动了,但是仍然对少年儿童关心备至。赖仰周说,能为孩子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是他一生中最快乐的事情。

责任编辑:王琼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