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杭泮境:美丽乡村建设从探索农村养老新模式开始
www.fjsen.com 2014-02-26 11:43 李凌生 罗长春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泮境乡的“幸福园”
泮境“幸福园”:探索农村养老新模式
农村互助养老并不是一个新的课题。早在2007年,漳州、宁德探索在各建制村建设农村幸福园,在就地解决困难人群养老硬件设施同时,探索建立出一种介于两种传统养老模式之间的“互助式”农村养老新模式。由于具备“离家不离村”、“不改变原有生活习惯”等优点,农村幸福园养老模式很快得到老人们的认同。2013年,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积极推行互助型农村养老服务模式”。
但泮境乡的决策者们了解到,目前漳州、宁德等地在推广建设幸福园的过程中,大多采取政府财政投入,社会捐助和村级自筹相结合,筹措建园资金。尽管如此,大都还只是做到“把园建起来”,至于建成后的管理、维护,便只能是各村各显神通。而在当前,县市财政投入和社会力量支持还不够的情况下,互助养老设施规模扩大和后续维护等方面存在一定资金缺口。加之政策和管理保障不到位,长此以往,难保老人们不会陷入在一个更小空间内各自独居的状况,所谓“互助”便成了空谈。要做好这项工作,真正让老人享有“幸福感”,考量决策者的智慧。
能不能将幸福园的模式给予延伸,增加自身造血功能,实现农村老人长久幸福、持续幸福呢?泮境乡探索性地开展“集中安置、统一管理、产业支撑、贴心服务”的农村幸福园养老新模式。这种新模式以乌石村为试点,具体做法主要有:
第一,用活政策,解决资金难题。在无法投入村财的情况下,乌石村用活用足政策,利用宅基地复垦和危房改造等政策的村级补助资金,建设农村幸福园,做到复垦旧宅基与新建房屋相结合,摆脱了完全依靠上级政策支持的养老模式;
第二,整合资源,构筑养老综合体。幸福园占地34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分为四层。一楼为村卫生所、活动室和两套住房。二楼、三楼共规划8套住房。四楼为村两委办公场所及幸福园服务站管理用房。公共服务面积2200平方米,包括管理站、卫生所、活动室(娱乐室)及其它公共空间。这样,从一楼到四楼,不仅解决了老人的集中养老问题,还给予了日常所需的服务与关照,形成了养老综合体。
第三,统一管理,实现贴心服务。乌石村设立幸福园服务管理站,由村干部兼职管理,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完善幸福园的日常管理和服务工作,为老人们提供更贴心的服务。使老人们有事找得到人,有难能够得到及时帮助,管理站将发挥服务协调功能。
第四,产业支撑,变“需输血”为“能造血”。乌石村计划于2014年开始实施种植大果红花油茶2000亩。这种做法一方面可以增加村财收入,为幸福园的规模扩大和后续维护提供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幸福园的低保户等可以将自己的土地租给村里发展油茶,获得租金收入,有能力的还可以参与油茶种植,从事一些简单的工作,获得额外收入,实现自我管理,变“需输血”为“能造血”。
|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