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龙岩频道> 社会> 正文

丰产不丰收深加工缺失 永定红柿路在何方?

www.fjsen.com 2013-12-20 09:40   来源:闽西新闻网 我来说两句

核心提示:眼下红柿已经上市,但永定县湖坑镇南江村的山头上,红彤彤的红柿挂满枝头,有些掉落地上,烂在了园子里。

□通讯员 马斌 廖金材

柿子红了,果农喜忧参半

眼下红柿已经上市,但永定县湖坑镇南江村的山头上,红彤彤的红柿挂满枝头,有些掉落地上,烂在了园子里。

永定县是华东地区最大的红柿生产基地,种植面积8.6万亩,年产量近7万吨。永定红柿以少核、无核,外观鲜红艳丽,肉嫩汁稠味甜一直不愁销路。日本大福产业株式会社董事长安田造佑和日本昌农高等研究所所长、农业专家立花孝金曾专程赴永定考察,认为“永定红柿品质一流,适合做柿干等系列食品”。然而近年来,因为树种老化、管理不到位、种植成本增加和加工技术滞后等原因,仅有三分之一左右的红柿可以加工利用,其余成为“鸡肋”。

连日来,果农江建波带着一群摄影发烧友在柿子园里采风。红灯笼一样的柿子与山下的土楼相映,这样的美景,在摄影家眼中是喜,在柿农眼里却是忧,因为以往这个时候,柿农们售卖红柿已近尾声。现在柿农只能看着枝头的红柿暗自哀叹。“今年最低收购价是0.3元/斤,如果请人采摘,不仅无利润,自己还要倒贴。谁愿意摘?宁可烂在枝头。”江建波说。

在湖坑镇洪坑村,村民林纪先正在做柿子饼。他告诉笔者,依靠旅游,红柿制成柿饼后作为土特产卖给游客,还有些许赚头。“柿饼8-10元/斤,扣除成本还有1元的利润。”但即便如此,仍有约三分之二的红柿因为无法达到制成柿饼的要求而烂在枝头。

改良品种,焕发“第二春”

鲜果售价低,加工成柿饼成本又高,如何让8万多亩的红柿重新成为果农的“致富果”?

在高头乡高东村江象才的红柿种植基地里,笔者看到的却是另外一番景象:红柿已经全部采摘完。江炳辉和其他几位果农正在基地里学习嫁接技术。

江象才2011年采取高位换种技术,把20亩传统品种的红柿改良为早熟甜柿,仅两年时间就有了意想不到的结果。“改良后的早熟甜柿可以卖到4-5元/斤,不愁卖。”今年,江象才把剩下的30亩传统品种红柿全部改良成早熟甜柿。

由于过去红柿品种单一,成熟期和上市期高度集中,导致市场供大于求,许多果农赔本经营,2009年开始,永定县财每年投入100万元,用于引进新品种和改良传统品种红柿。先后引进日本太秋、富有、次郎等果大、质优、脆甜可口颇受消费者青睐的早熟柿。同时积极推广高位换种,株型矮化等新技术,降低成本。“几年内,我们要力争改良1万到1.5万亩的新品种,形成早熟、中熟、迟熟相结合的梯度产品结构,提高效益。”永定县农业局教授级农艺师张祖德说。

责任编辑:蓝晓梅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