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一名新战士正在进行‘一人两带’科目训练。
东南网11月20日龙岩讯(通讯员 周杨东)生动翔实的政治教育,润物无声的文化建设,严格过硬的军事训练,关怀备至的生活温情……11月19日,笔者走进龙岩市消防支队新兵连时发现,那些被外界冠上“骄娇”、“脆弱”、“温室花朵”等标签的‘90后’新兵也有他们坚忍不拔的一面。笔者在感受到他们蓬勃朝气的同时,还深深体味到,这些新时代战士已将吃苦当作人生财富,为的就是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消防战士。
 一名新战士正在进行攀登二节拉梯科目训练。
成长路上的苦叫淬火磨练
“原以为‘90后’的新兵很娇气,没想到他们的吃苦意识这强!”一大早,笔者来到操场,一眼便看见一名新兵在训练二节拉梯时从梯子上摔下来后,爬起来拍了拍身上的土一瘸一拐的继续训练,笔者不由感叹。
怕苦怕累也怕死,宁死也不肯吃苦。这是新兵连连长陈富强一开始对90后新兵的看法。每次训练,军姿站立不到30分钟就开始在队列里搞‘小动作’,蹲姿练习不到5分钟便像“不倒翁”,爬二节拉梯速度如“蜗牛”。每天上训练场第一件事情就是幻想今天的训练强度低一点,训练时间短一点……
“每个人都有惰性,但部队不能因为你怕苦而降低标准,我们要培养的就是战士的那种血性!”陈连长说,他们启用“极限式训练”,训练标准因人而异,逐渐加码,挑战极限。军姿训练,从30分钟到60分钟,再到90分钟;业务技能训练,以‘秒’为单位一点点增加标准,不符合标准者从头再来;仰卧起坐、俯卧撑、深蹲等“3个100”,不能一次性完成者重新再做。此外,他们还采取“面对面”、“新老交替”、“角色转换”训练法等丰富训练方式,训练效果立竿见影。
刚走进新兵训练场,笔者便产生了一种错觉:这哪是新兵训练场,只见战士们一个个脸色黝黑,身姿挺拔,精神饱满,虎气十足。要不是新兵连连长介绍,笔者差点忽视了帽檐下那一张张稚嫩的脸庞。
 训练间隙,新战士和班长切磋‘掰手腕’。
身先士卒当好“兵教头”
“请注意,当听到‘开始’的口令时,一号员迅速跑至二节拉梯下方双手护梯,二号员甩水带连接水枪、爬梯时要将水带搭在左肩……”训练场上,班长丁维边给新战士讲解垂直铺设水带操的动作要领,边亲身示范。
丁班长是从支队特勤中队选来带新兵的“兵教头”,不仅队列素质过得硬,体能、业务方面也是出类拔萃。这不,刚才表演沿楼层铺设水带灭火操,一下子达到了优秀的标准。
“丁班长总是身体力行地教我们做动作、打扫卫生,昨晚他还手把手教我洗床单,我要向他看齐!”新战士杨宁在成长日记中写道。
身先士卒是最好的带兵方法,新训带兵骨干是新战士军旅生涯的最佳领路人。大学生新战士罗凯文激动地说:“班长们不仅训练动作规范、要求严格,而且方式很独特。”据小罗介绍,训练时有“十字定型架固直腰板”、“拉直线找排面”、“夹纸牌防麻痹”等多种手段,休息时有“信任背摔”心理调试、“贴膏药”、“8人8足”等多项趣味活动。
“班长掏心窝的交流、不经意地点拨,总会留下长久的感动和暖意。我要用最棒的成绩报答班长的悉心教导。”新战士黄鹏腾说。
 一名战士正在狼吞虎咽吃午饭。
新训感悟爬上“微博墙”
在新兵连宿舍楼的门口,一面由五彩斑斓的小贴纸组成的“微博墙”格外引人注目。据连长陈富强介绍说,他们鼓励新战士们大胆说出内心的想法,“晒”出自己的真实心情,这是新兵连把传统文化融入时尚元素带来的又一景观。
“我要成为训练标兵!”“军姿训练没什么可怕的,我会坚持到底的。”“天气转凉,亲们要注意防寒保暖!”笔者走近“微博墙”看到,墙上分为格言警句、新训感悟、爱心贴士和心语心愿四个板块,每个板块都贴满了战士们自己撰写的励志话、心里话和祝福话,在每个小纸条的下方,战士们还可以在小方格里“点赞”。
新战友们告诉笔者,连队创建“微博墙”后,他们纷纷把祝福和愿望通过小纸条的形式,粘贴在微博墙上,有时还会把自己一天训练下来所收获的体会相互分享,很好的放松了心情,同时也能总结训练经验。
 两名新战士正在叠被子。
“三封信”活动成为新兵教育活教材
“你说部队训练很苦,可是吃得苦中苦,才能成为人上人啊,想想歌词里唱的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儿子,加油!!”“你爷爷是抗日英雄,你爸是工程尖兵,到了你这儿一定要当个消防铁人……”
“晒一晒我的家信”互动平台上,念着家人千里外寄过来的家信,不知不觉的眼睛就湿润了。台下的新战友们,更是为之动容。
“我们征得新兵同意后,择时为新战友们提供‘家信平台’,让大家在交流父母期盼中接受教育。”指导员葛建兵介绍说,今年新兵入伍后,他们充分发挥亲情教育,广泛开展“三封信”活动。即,连队党支部每月给新兵家长写一封情况介绍信,家长每月给连队支部写一封建议信、给孩子写一封鼓励信,通过部队和家庭共同施教,增强新兵教育实效。
一封家书就是一堂鲜活的教育课。笔者了解到,他们通过浓浓的亲情,提高了教育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了教育的人情味和亲和力。
 新战士正在进行队列训练。
“馒头哥”让新兵尝尽舌尖上的幸福
“真没想到我的厨艺在部队也能派上用场!”现如今,新兵连里“馒头哥”魏建忠的厨艺已经让全连的新战士尝尽了舌尖上的幸福,受到全连50多名官兵的一致好评。
“发挥新战士特长,做出‘爱心小馒头’,避免铺张浪费!!”葛建兵指导员深有感触的说,前不久,他发现新兵有一个很不好的习惯,就是每天早餐浪费现象严重,油条、馒头甚至大肉包吃了不到一半就被扔进了泔水桶,后来他向新兵们了解后得知,今年的新兵中,来自河北、安徽等北方地区的新战士都喜欢吃面食,但对于南方偏甜的馒头、偏腻的油条,新兵们普遍表示‘伤不起’。
“贯彻中央规定和践行群众路线就要从身边的点滴做起,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充分发挥新战士的聪明才智和技艺特长,不仅能让新战士有强烈的存在感和价值感,更重要的是能避免‘舌尖上’的浪费!”事后,新兵连党支部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在党支部会上达成了共识。
有着国家“二级厨师”资格的新战士魏建忠,做馒头那可是一把好手。为此,连部精心挑选成立了以魏建忠为组长的“爱心馒头”小组。在“魏大厨”的带领下,闲暇时,“爱心馒头”小组就操刀做馒头、烙油饼、做花卷,做出了“爱心版”、“班长特别版”、“早餐专供版”、“卡通版”和“小吃版”等,不仅锻炼了新兵的动手能力,同时也调节了新兵的伙食,节省经费,避免了饮食浪费,受到新兵的普遍欢迎。
 带兵班长正在为新兵纠正队列动作。
 新兵正在进行正步踢腿训练。
 新兵连“爱心馒头”小组正在做馒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