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警方发布五种典型骗术案例 提醒市民注意
2013-11-18 16:47:02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游雯星 我来说两句 |
骗术三 邮包藏毒诈骗 2013年9月27日9时30分许,连城吴某荣报称其于9月26日上午9时许手机收到一条内容为“快递通知你的快递已到,没有具体地址没法发送到,请来电联系:0597-5283***”的短信。之后吴某荣拨打该电话,一个自称龙岩市缉毒大队的民警称确有此事,让她配合调查,并要求她到银行ATM柜员机办理银联卡安全升级业务以保障资金安全。吴某荣到连城一邮政储蓄ATM柜员机上按对方的提示进行操作。操作后发现银行卡内49000元被转入对方账号,发现上当。 警方提示: 此类诈骗手段主要是先由一线骗子冒充邮政人员,告知事主的包裹内藏有毒品或非法物品,需要移交公安机关处理;二线骗子冒充公检法人员,恐吓事主涉嫌犯罪,提醒事主身份信息外泄;三线骗子冒充银行人员,提示事主使用银行柜员机“升级”银行卡,实则是引诱事主汇款,完成诈骗。 目前所有银行的ATM柜员机、自助银行只有查询余额、取款、转账(包括汇款、缴费)、无卡(折)存款、更改密码功能,凡是以种种借口要求使用银行卡插入ATM柜员机去操作所谓“远端保全措施”、“防火墙”、“开通网上银行”、“与退税单位联网接收返还税费”、“银行卡升级”、“收退税、补贴汇款”、“修改磁条”、“认证”、“分期付款”等项目的,即可认定诈骗。 骗术四 冒充亲友诈骗 2013年10月19日,于小琴(化名,女)接到一个自称是其婆婆侄子的电话,说准备过来找她们,她信以为真。10月20日对方又打电话过来向于小琴求助称因在外地去娱乐场所玩时跟别人打架被警察抓了,于小琴到银行向对方提供的账户汇了10000元,汇完之后对方说不够,还需10000元。于小琴就将电话给其婆婆,结果发现不对劲,方知被骗。 2013年10月24日晚上20时许,上杭郭某接到一个号码为1361691****的号码打来的电话,电话里头自称是其的朋友,后郭某把他误当成时自己的朋友刘某。次日对方打电话称自己昨晚嫖娼被派出所抓要罚款向郭某借钱,后郭某按其指示去ATM柜员机操作被对方骗了3500元。 警方提示: 接到亲友需救急汇款等电话时不要慌,以现在不方便接听电话,先挂断这通电话,找出自己的通讯录,主动拨打亲友电话号码,并查证是否需要借钱。一时无法核实的要及时报警求助。 骗术五 网上购物诈骗 2013年9月28日下午17时许,长汀张某到派出报案称:当天上午10时30分许,其在家中上淘宝网小二郎官方旗舰店买了一盏台灯,到了下午15时30分许,其接到一个电话(号码:1885906****),自称是淘宝处理售后订单异常情况的工作人员,指出该笔交易异常,淘宝网要退款给张某,要求其将卡号及身份证号码报给对方,后其把卡号报给对方后发现信用卡里的钱(7410元人民币)被人分七笔转走了,当再拨打该工作人员的电话时提示已经关机,发现被骗。 警方提示: 1、商品付款前务必核实详细支付信息; 2、不要随意接收可疑文件或点击来源不明的链接; 3、千万不能将银行卡号、身份证信息、手机上银联在线支付短信验证码同时提供给陌生来电方,或输入对方传来的网址链接; 4、在网络购物中如果发生交易失败的现象,可以拨打淘宝官网的客服电话咨询,不要相信其他陌生的来电提示。 5、不要通过搜索引擎查找客服电话,要在网购官网上查找。 |
相关阅读:
- [ 11-15]“96110”防骗热线开通半月 146名骗子落网
- [ 11-06]骗子紧抓住市民心理弱点 漳州警方发布防骗提示
- [ 11-05]福建警方防骗咨询热线提醒:骗子近来常用这六招
- [ 10-29]闽公布5种虚假信息诈骗高发案例 防骗咨询热线开通
- [ 10-22]“0595110”来电玩忽悠 公安部门开出7例防骗处方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