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中心城区车多位少 停车几多烦恼几多愁
www.fjsen.com 2013-11-13 08:30 来源:闽西新闻网 我来说两句
编者按 解决停车难,既是一个新问题,也是一个老话题。 为尽快有效缓解龙岩中心城市停车难,近日,市政府专门成立了建设领导小组,全力推进停车场建设工作。那么,究竟如何破解停车难?市民们纷纷出招——“上天入地”,即地上建立体车库,地下建停车场,从而缓解停车空间资源有限的矛盾。
和平路各个学校门口车位总是一位难求 龙岩中心城区—— 车多位少,停车几多烦恼几多愁 停车难,难停车,停车究竟有多难? 有车一族对龙岩中心城区停车难体会颇深:目的地是中山路,却在解放路、九一路兜圈,为的只是“寻车位”;下班就急着回到所居住的小区,为的是“抢车位”;上趟医院,外出办个事,都得先研究“停车攻略”…… 在这个寸土寸金的核心区,想要挤占商业黄金地段的空间建设停车场显然不太现实,但又不可能不考虑11万多辆汽车的立锥之地。11月5日至10日,记者在岩城的新、老城区进行为期五天的采访调查。 绕圈圈找车位 真闹心 11月7日早上10点,市民黄晓开车到龙岩中心城区街心花园边上的国税部门办事,到达目的地后看到国税门口和解放路的车位已停满,他开着车,从解放路绕一圈找不到停车位,最后只好把车开回到溪畔路,泊在长城宾馆,再花十多分钟徒步走到市国税局。 街心花园、解放路附近路段只是城区“停车难”的一个缩影。据记者调查,目前,龙岩中心城区的九一路、登高路、西安路等路段及医院、商业购物中心等公共场所,停车场不足、车位缺乏的问题较为突出。而这些点大多数都属龙岩的老城区。很多市民来此办事、看病、购物找不到停车位,怕麻烦,心存侥幸,公德意识淡薄,便催生违停行为。可以说,停车难诱发了不少车主的乱停车行为,反过来,乱停车行为也加剧停车难。 与此同时,因为停车难,抢车位、占道堵路等问题引发的纠纷、车辆剐蹭等不和谐事情也日益增多。停车难还带来安全隐患,在小区内的通道停车,导致消防车、救护车无法快速抵达现场。小区外占道停车则迫使行人、非机动车挤入机动车道,易导致交通事故。
九一北路立体停车场内有一百二十二个车位,为市民停车带来很大便利。 泊位差1.5万个 缺口大 如今,新车上牌的速度如同滚雪球一般,但无论是公共停车场还是住宅小区内,停车位的新增数量远远跟不上汽车的新增速度。 据了解,龙岩中心城区的汽车保有量目前还在不断增加。据市交巡警支队有关人员介绍,2008年,龙岩中心城区小汽车仅有3万余辆,而截至今年10月份,中心城区汽车保有量已经达到11万多辆,并以每年2到3万辆左右的速度净增长,保守估计到2020年,龙岩中心城区车辆保有量将突破30万辆。 据交巡警直属大队设施中队介绍,中心城区共有停车场122个,停车泊位24672个,不到3万个停车位,其中公共停车场泊位16915个,中心城区停车泊位缺口近1.5万个。缺口之大导致出现停车难、车位贵、交通拥堵等问题,可以想象,如果停车场(位)规划与建设跟不上汽车保有量的增长,2020年,龙岩中心城区的道路交通可能会混乱不堪。 车位贵过车子 陷怪圈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方面是停车位严重不足,缺口大,另一方面却是城市道路的商店门口、住宅小区内的停车位被霸占的现象比比皆是,而几个大型的地下停车场却被挪作他用,没有派上用场,导致停车位越发趋紧。 由于配建车位不足,网络中的“抢车位”游戏频繁在现实中上演:莲东人居板块的雍华名苑紧邻水木莲花,原来雍华名苑的一些车主经常把车停放在两个小区之间的通道内,堵塞通道,有关部门为防止乱停乱放,特意在人行道上安装了栏杆,但还是有不少车主把车停放在道路边上,影响通行,甚至直接到水木莲花“抢车位”;九一路、龙腾路、西安路等城市主干道边的人行道,一些店家为霸占车位,竟然在地上安装地锁,随意圈占车位;水韵华都、登高西路安置小区等不少住宅小区,个别业主为一己之私,也在公共用地上加装地锁,建“专用车位”;记者看到,在登高路、九一路等路段,一些企业、事业单位甚至在机动车道上擅自画线,供自己单位“内部使用”,并雇请保安看管,不许别人停放。 车多位少,衍生出很多问题。车位供求严重不平衡,其结果是什么?车位价格无序飙升。市民林先生说,他就亲身经历过18万元的车位一转手卖出25万元的。据了解,龙岩中心城区地段不同,车位价格也不尽相同,但大体价格在10多万至30万间,出现车位比普通车子贵的怪象。
图为目前正在建设中的北市场立体停车场,设计车位50个,预计明年6月份竣工投入使用。 【五年内拟增1.5万个空中车位】 停车难的问题已经得到市委、市政府及各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为尽快有效缓解龙岩中心城市停车难,近日,市政府专门成立建设领导小组,全力推进停车场建设工作。记者采访获悉,这段时间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也正在针对中心城区交通问题进行调研,而停车场规划与建设问题是其中一大专题,他们希望通过调研向市委、市政府提供科学合理的停车场规划与建设方案。 11月8日,记者从市规划部门和市公用事业管理服务中心了解到,龙岩市区将分三期建设一批停车场。新增这些停车场均采用立体停车设备,共计1.5万个停车位,北市场立体停车场已动工,有些则将结合片区改造建设。据悉,第一期于2014年8月前、第二期于2015年12月前、第三期于2017年12月,分别完成5000个(共1.5万个)停车位建设的目标。 第一期首批11个公共立体停车场为:北市场停车场;罗桥地矿大厦西侧停车场;青少年宫停车场;米兰春天停车场;新罗区人大培训中心停车场;市体育中心南侧停车场;登高西路停车场;西兴桥停车场;交易城原行政服务中心东侧绿地停车场;交易城一期河滩绿地停车场;西街装饰材料城旁停车场。首批公共立体停车场大都采用BOT方式建设,拟建泊车位1673个。
溪南文化广场地下停车场内60个车位有效缓解了该路段的停车难。 【向地下要空间】 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的执法人员告诉记者,停车场、停车位与实际需求脱节的问题,不止是地上的问题,一些地下的停车场被挪作他用,没有充分利用起来,加剧了停车位紧张的局面。如街心地下停车场和“六一”广场地下停车场,多年来一直被当做商场和歌厅使用,据了解,有关部门曾对这两个改变用途的停车场进行过调查,并试图整改,但由于“历史原因”而无法改变现状。 市城管办副主任侯小丽说,充分利用地下停车场,把车停“上天”的同时,也要“入地”寻找停车位,就是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地下停车场,发挥其作用,同时,在建设新城区时要考虑规划建设地下停车场,并要保证其发挥停车场的功能,确保不被挪作他用。 记者在龙岩新城区采访时看到,新城区的停车位规划、建设虽然也不能满足车辆的停车需求,但要比老城区好得多,像大润发商场的地下免费停车场,不仅很大程度上方便了顾客停车,也方便了周边市民停车,利用率较高,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该地段的停车位紧张局面。一些市民为此建议,希望有关部门督促开发商在建楼盘时,能同时建设地下停车场,使得地上的车辆分流到地下。 采访中,部分市民还对记者说,五洲财富大厦没有地下停车场,而人民广场有一个地下停车场,里面还有空置的车位,由于两者相距不远,是否可以允许五洲财富的车辆停进人民广场地下停车场,方便市民,改变该路段泊车位少,车辆乱停乱放的状况。 【为停车难“开药方”】 “停车难”已成为岩城当前突出的民生问题之一,那么,破解停车难顽疾应开出怎样的药方?记者就此采访了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市政协委员及部分网友。 市城管办副主任侯小丽说,随着龙岩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心城区人口从2005年的40万增加到现在的60万,汽车保有量随之迅速攀升。有关部门除了要加强停车场的建设与管理,加大违法停车的执法检查外,应借鉴厦门等城市的做法,创新道路两侧停车泊位的管理,建议成立综合考评中心,把道路交通安全、市容市貌管理、创建和谐小区、停车场(位)的建设等工作统一纳入考评机制,进行亮分、奖惩等考评。 市住建局的李先生说,从城市建设规划的角度看,要严格按照供需要求,合理建设停车位,确保城市建设中停车位满足车主的需要。其中,重点在办公场所,民居住宅,商业服务等,都应该按要求和需求配建停车场。 市政协委员谢瑞钦说,解决城区停车难题,提高广大车主的素质和规范意识非常必要。否则,即便是有完善的城市建设硬件,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机动车乱停放的问题。市民要知晓停车常识,熟悉相关交通标志,提高自身公德修养,明确规范停车是一种素质,让规范停车成为风气。 网友南方的小马:缓解停车难,关键的应对之策是加快城市快速公共交通网建设,这样人们才会渐渐地放弃购买私家车而改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网友who:其实一些单位或者学校的停车场在周末和节假日里完全可以拿出来供市民租用。 网友lmjhtgs :可以借鉴一下大城市的做法:诸如实行单双号开行、整治乱停乱放等等。 网友悠游小鱼:龙岩是山城,可利用的土地空间少,缓解停车难,多向空中、向地下伸展才是硬道理! 治沉疴应下猛药□为学 不难看出,停车难问题暴露出我们机制和管理上的诸多漏洞。诚然,有关部门早就意识到停车难问题,也进行过治理,但为何收效不大?窃以为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至少有四:一是监管责任未明;二是有关部门执法没有动真碰硬;三是部分市民缺乏公德意识;四是停车场规划滞后,缺乏前瞻意识。 街心地下停车场和“六一”广场地下停车场被挪作他用已不是一两年的事了,然而,有关部门却一直未能对其进行整改,恢复其停车场本来面目,原因何在?笔者以为,规划、建设、城管等部门之间或存责任不明,职责不清;就算是其间进行过整治,也是“蜻蜓点水”,没有动真碰硬,一讲到是“历史原因”,就嫌麻烦、不敢动、不愿碰,如此,这两个地下停车场长期以商场、歌厅形式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也就不足为怪了。看来,多年沉疴,唯有下猛药方能根治。 笔者以为,前瞻性地在新城区多规划一些停车场,是未来岩城停车保障的根本。也许,十年前,我们根本没有想到龙岩会发展得这么快,车辆保有量会这么多,停车问题会这么凸显;十年后的今天,停车难问题真真切切地摆在了我们面前,成为困扰我们的民生难题;可以想象,如果当下不合力解决,不前瞻性地规划停车场的建设,再过十年,这个痼疾必将更趋严重。 解决停车难问题,有关部门首先要把管理体制机制上的缝隙和空档填补满,分清责任,标本兼治,用严厉的监管,严厉的执法,严厉的问责措施,加上前瞻的规划,确保龙岩现在乃至将来一二十年,停车不再难,难停车不再成为民生问题。 他山之玉 世界各国,特别是那些发达国家,人均汽车保有量远远高于我国,他们也同样面对着停车难所带来的问题。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其他国家是如何解决停车难问题的。 日本: 没车位不给上牌照 日本政府仅涉及停车方面的法律就有五六部之多。根据日本法律规定,个人或单位在买车时都必须出具拥有固定车位的证明,这种固定车位既可是自有的也可以是长期租借的,车位必须在离单位或住所500米至2000米的范围之内,否则交管部门将拒绝给新车上牌照。日本的法律还对建筑规划做了规定,如城市中心地区每250平方米建筑面积配1个车位,一般地区为每200平方米配1个车位。 德国:停车带当隔离带 德国最主要的停车地并非停车场或停车楼,而是马路两旁。除了一些流量大、路面狭窄的交通要道外,绝大部分马路两边都可停车。在柏林,市政府不仅在主干道两侧建有停车带,在马路中间还设置了一条长长的昼夜免费停车带,用停车带作为双向车道隔离带,为柏林观光的游客创造了便利的就近停车条件。 美国:夜间商场车位出租 美国的专用停车场都是自己定价,政府部门不干涉,唯一的要求是必须在停车场入口处明码标价。短时间临时停车的收费最高。超过24小时算长时间泊车,价格相对低些。另外,在美国大多数商场都自备停车场。在商场打烊后,这些场地都空置一夜,所以这些停车场晚间都会出租,一般价格不太高,条件是早上商场营业前,一定要离开。 (本版文图均由记者林蔚学、通讯员李丽采写拍摄整理)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1-13]厦门禾祥西商圈人气下滑 停车难是重要症结
- [ 11-13]厦门禾祥西商圈人气下滑 停车难是重要症结
- [ 11-07]靠“限”解不了停车难
- [ 11-06]漳州市区找车位难于找媳妇 敢问停车难路在何方
- [ 10-25]交通堵、停车难困扰龙岩有车族 摩托增驾成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