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龙岩频道> 时政> 正文

农技推广,困在“最后一公里”

www.fjsen.com 2013-05-23 08:43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因时而变

龙友情

农技服务推广体系是工业化时代的产物,其最基本的目标是把现代科技与传统农业生产相结合,借此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形成现代农业。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调查,在1910年以前,全世界仅有7%的国家建立了国家级农技推广机构,且多为发达国家。但是现在,全球绝大部分国家都建立了农技推广机构。

农技服务队伍直接面向农民,负责在一个地方推广新技术、新产品,指导农民生产,为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业生产、振兴农村经济服务。因此,农技推广服务队伍的好坏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农业生产水平的高低。近些年,我国乡村农技员年龄老化、一身多职、人员短缺等问题,正在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制约着农民创富、农业生产、农村发展。

明者因时而变,智者随事而制。应该看到,目前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是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在借鉴各国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完全有能力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国情的农技推广路子。

一是坚持政府主导,农业科研、教育单位有机配合。在各种推广力量中,政府推广体系是主导力量。但是,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综合服务是一个庞大的领域,包括生产、流通、生活、金融、保险、教育、卫生等许多方面,谁也无力包打天下,政府应该通过改革吸收各种社会力量,壮大推广能力。

世界农业技术推广的实践证明,科技资源是影响农业技术推广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成功的推广体系总是能够把政府推广机构与科技资源有机结合起来。

二是加大财政投入。没有政府的财政投入,各类推广组织的建立、各种推广计划的实施以及对农民的培训等都无从谈起。比如,一向奉行“小政府、大社会”的美国,也规定农技推广经费由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县政府共同承担,联邦政府承担20%—25%,州政府承担50%,另外还有社会上各种基金会、工商企业和农场的捐款。

三是重视和适应农民的需求。农业技术推广应该重视民情,按照农民意愿开展推广活动。其基本模式应该是,先摸清农民的需求,然后设定推广课题,再制定推广计划,事后进行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反映在下一阶段推广计划中。有些农技推广员,下乡进行推广时并没有受到农民朋友的欢迎,根源就在于自身知识体系与农民需求的脱节。

农业是民生之本,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国家在1993年就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该法对农技推广体系的建立、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以及农技推广的保障措施等都作出了明确规定。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为何走了样,做不到有法必依?这确实值得我们深思。

责任编辑:黄丽红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